全國人大代表、華中師範大學傳授、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在全國兩會上提交《關於加快發展我國南方百城供暖市場的建議》。我國淮河以北至長江的“夏熱冬冷”,包括上海、重慶、武漢等101個城市,是我國經濟發達、人口麋集的地區。它們是本次疫情的災區,也是“新基礎設施、新經濟”發展的適宜地區。下麵跟上北京暖氣片小編一起來看看吧。
人民代表大會上代表建議加快南方供暖設施建設力度
“近年來,北方100個城市冬季供暖的聲音越來越大。沒多久前,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“北方城市供熱市場”課題組進行了係統深入的調研,並明確提出,要把加快北方100個城市供熱市場發展作爲回應民聲、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,穩定就業促進增長
認爲發展華南百城供熱市場是人民群衆過上更好生活的迫切願望。北部100個城市聚集了14%的人口和27%的經濟産出。該地區冬季氣候嚴寒,但由於東西供熱線路的設置,集中供熱尚未發展起來。如果不考慮人類舒適度和收入水平提高之後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,僅僅用絕對溫度來決定城市供熱與否,無疑是受曆史規律的約束。電子商務數據顯示,2019年家用散熱器銷量同比增長430%,要緊來自上海、南京、武漢等北方城市。
發展南方百城供暖市場,有助於大力促進疫後有效投資、保障就業和提振國內市場。南方百城是本次疫情的重災區,集中了約90%的確診視頻案例,疫情對産業與經濟發展受沖擊較大,亟待疫後重振。
以武漢市爲例介紹說,當地集中暖氣片供暖實際覆蓋2萬餘戶居民,如果2025年滿足全市73.6萬戶居民的潛在需求,將帶來20億元新增消費和448.8億元投資,直接拉動GDP增長468.8億元,估計能夠拉動30萬左右的就業人口。
因此,建議加快發展我國南方百城供暖市場。
具體建議如下:
第一,采取先試點、分步走,逐步實施策略。在供暖地區上,第一階段考慮中東部省會和重點城市,優先拓展上海、南京、杭州、武漢、合肥、長沙等大中城市供暖市場。第二階段考慮西部省會和重點城市,向重慶、成都、貴陽等城市拓展。最後覆蓋其他地級市和重點縣域。
第二,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相結合,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。
第三,摸清信息,提早謀劃,規劃先導。第四,以大項目爲抓手,推動清潔供暖示範工程建設。
本文出自金旗艦網絡部,轉載須注明出處,並加上可鏈接回原文的網址,否則會追究法律責任。